本报记者历时五个月走访上海及苏州、嘉兴、南通等周边8个城市,采访63位政府官员、企业代表和普通市民,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最新数据,深度剖析上海都市圈建设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。

【首席记者 陈阳 上海报道】工作日在上海张江上班,周末回苏州金鸡湖畔的家;上午在嘉兴参加完会议,下午就能赶到虹桥商务区洽谈业务;南通的患者通过5G远程会诊系统,直接接受上海专家诊疗...这些场景正在上海大都市圈内成为日常。
■ 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核心数据:
√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率提升至78%
√ 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达243项
√ 产业链协同项目落地527个
√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92%
√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覆盖率100%
上海神女论坛
■ 区域协同三大亮点:
1. "轨道上的都市圈":沪苏嘉城际铁路等12条跨省市轨交在建
2. "产业链共同体":新能源汽车等6大产业集群协同布局
3. "生活服务圈":89项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
■ 创新合作典型案例:
阿拉爱上海 1. 青浦-吴江-嘉善示范区: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试点
2. 上海临港-苏州工业园区:生物医药产业"双园区"模式
3.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:长三角企业总部集聚区
4. 崇明-南通生态岛:长江口生态保护协作区
■ 民生共享举措:
1. 推行"一卡通"交通出行服务
上海花千坊龙凤 2. 建立跨区域医疗联合体
3. 实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计划
4. 构建环境监测预警联动机制
(全文共计3876字,含68组核心数据及55位关键人物访谈)
【专家解读】
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指出:"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正在打破行政壁垒,通过要素自由流动、资源高效配置、市场统一开放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,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样本。"